导读
锚定高标准,聚力再出发。新春伊始,LEYU.COM各项目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科学“谋布局”,有效“强管理”,严格按"六个一”工作要求开展复工复产工作。集团官微推出“争春·蹲点记”融媒体系列报道,聚焦复工复产一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省2024年度高速公路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第二名获得者纳晴12标乌蒙山大桥施工现场。
这段时间
LEYU.COM第八工程公司
纳晴12标
快速推进乌蒙山大桥
复工复产工作
近日
在小编蹲点采访期间了解到
项目对全线所有作业工点
进行了“拉网式”安全专项检查
重点排查临时用电消防设施
临边防护施工设备运行状况
目前乌蒙山大桥双幅已贯通
左幅桥面铺装和防撞护栏
正有序开展施工作业
总体形象进度达95%
精耕细作
夯实品质履约根基
纳晴12标
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乡境内
全长4.426公里
乌蒙山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
乌蒙山大桥主拱圈节段混凝土浇筑试验
为确保大桥主拱圈预制节段混凝土浇筑质量
项目部对预制节段底板混凝土
进行了2次浇筑试验
最终总结出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
并通过多方共同验收和监管
确保现场施工实体质量
主拱圈节段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提升合龙精度
在施工工艺细节上
乌蒙山大桥主拱圈节段
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施工
即先在预制拼装场上
进行主拱圈节段预制
再利用缆索吊装系统安装节段
节段就位后安装法兰盘螺栓
将节段线形标高调整到位
再浇筑节段湿接缝
既充分保证了混凝土施工
内在工艺和外观品质
又大大降低高空作业的
作业量和安全风险
强化保障
严守安全生产红线
项目进场后
迅速完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和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建立风险源辨识评价清单
期间
结合项目施工情况
累计开展汛期 民爆物品
消防 临时用电等各类检查
共计234次
排查隐患1371条
整改完成1371条
整改完成率100%
绿色建造
引领生态和谐发展
乌蒙山大桥建设期间
项目部积极开展
绿色建造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应用边坡锚索永临结合设计与施工
拱座开挖塔吊提升出渣
双台阶预拼场综合布置等绿色施工技术
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弃土
项目部根据周边地形条件
充分利用山地荒地
高标准建设了一座大型“绿色弃土场”
借鉴农业喷灌技术进行边坡覆绿
让“绿色建造”
成为项目建设发展的亮丽底色
创新赋能
推动项目提质增效
乌蒙山大桥
坐落于阿志河大桥和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夹心”的狭窄地带
面临地形环境复杂多变
传统工艺无法施展
生态环境脆弱诸多困难和挑战
创新成为破题的关键
作为世界首座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
乌蒙山大桥结构形式新颖
项目团队在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
采用钢腹杆替代混凝土腹板
一方面可使主拱圈自重减少约30%
另一方面可减小主拱圈的迎风面
减小峡谷横向风产生的风荷载
从而提高主拱圈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主拱圈节段采用大吨位无塔架可横移式缆索吊装系统施工
项目团队结合实际地形和大桥建设特点
创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大吨位无塔架可横移式缆索吊装系统
该缆吊系统跨径742米
设计吊重为300吨
为贵州省内第一吨位
该系统的运用
节约施工成本约1000万元
进一步实现了降本增效